
3月27日晚,四川明炬(泸州)律师事务所主任杨霞律师应邀莅临我院,为2024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带来一场主题为“律师执业能力培养与实务技巧”的专题授课。
杨霞以“律师接案十大流程”为切入点,系统演示了从首次咨询到委托签约全流程的标准化操作。她强调:“接待当事人不仅是专业能力的展现,更是信任关系的起点。年轻律师必须严守《律师职业道德准则》,在沟通中避免过度承诺,用严谨态度赢得客户尊重。”通过模拟咨询,她现场示范了如何通过有效提问精准定位案件焦点,并提醒学生“法律文书的一处笔误可能颠覆整个案件走向”。
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“执业初期焦虑”问题,杨霞结合自身从助理律师到律所主任的进阶历程,提出“三步破局法”:一是通过案例研习夯实法律功底,以专业自信消解心理障碍;二是构建“可视化”服务流程,用标准化文书、工作进度表等工具展现职业素养;三是善用团队协作机制,“青年律师既要独立办案,更要懂得借力资深律师的实务智慧”。为加深理解,她分享了代理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经典案例——通过建立“证据链思维”,从数百份往来函件中提炼关键事实,最终逆转庭审局势。
在实务技能精讲环节,杨霞将多年办案心得凝练为“证据管理三原则”:真实性需多维度交叉验证,合法性要严控取证程序,关联性应紧扣请求权基础。她现场展示团队研发的《证据清单标准化模板》,详解如何通过“证据目录+证明目的+风险提示”的三维架构,构建无懈可击的证据体系。“法庭上,法官的耐心只有三分钟。证据清单不仅是材料的罗列,更要用逻辑串联事实,让裁判者一眼看见胜诉脉络。”这一观点启发了全场同学的深思。
“将理论与实务密切结合”,作为法学院“法律诊所”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,此次活动通过引入实务专家,实现了法学教育与学生执业的深度融合。未来,法学院将持续推进“双师同堂”等创新教学活动,助力法律硕士从专业知识培养向“职业胜任力为导向”的转型升级。